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是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快乐的猪?
两千年前的诗人被忧愁困苦压倒,不管是爰爰而行的野兔,还是猗傩其枝的羊桃,都让他羡慕不已,因为它们无知无觉,自然也就无忧无虑。诗人的选择不言自明。
《列子》里还有一位华子也作同感。华子罹患健忘,治愈后却勃然大怒:“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路泥沙俱下,我们在其中浮浮沉沉,难免满嘴苦涩,甚至心生放弃:上天生就我一副胡思乱想的头脑,才连带着有这么多悲苦哀怨,还不如干脆变成一个无心傀儡,免得伤心。
但是黄河入海,终得遗珠,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许多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苦中犹得作乐,气噎焉能废食?思想固然带来了痛苦,但是它也成就了无上的快乐:使人深思的文字,动人肺腑的音乐,引人入胜的风景,沁人心脾的戏剧,无一不是思想的馈赠。
云开月现终有日,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所谓烦恼即菩提,只有直面思想带来的痛苦,才能从中体味到智慧的结晶。愿诸位都能破开迷雾,找到快乐,共勉之。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