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本1831年出版的小说,此时距离世界上第一台相机的出现还有八年。雨果用整整一卷的文字给巴黎和圣母院留下了一幅详尽无比的影像,在圣母院被烧过的今天就更显出它的价值。
但是我只能惭愧地说我把这一卷一目十行地跳过了。名著确实不负其名,它援引的拉丁文字,记录的巴黎鸟瞰图,描绘的圣母院建筑,以及穿插的法国历史,全都让这本书有着超越一个小小爱情故事的厚重底蕴,但我真的只是来听一个故事的。
在故事中作者也经常介入,以旁白形式开始议论,这些可以视为表现手法,并不难接受。只是偶尔需要场景转换时,强行借助作者的话调转镜头,类似“花开两朵,各表一只”,就显得不够流畅了。
说回巴黎圣母院的主干,故事本身工整平稳,匠气很重,给人的惊喜感不多;人物简单直白,毫无成长,略显平面。对此我们只能重申一遍,这是一本1831年的小说,同年在自然科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是电磁感应,而这个发现如今是每个初中生都懂的常识。自然科学经历了长足的进化,文学创作当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也看过比他们更多更远的风景,这是时间给我们这些后生的奖励,让我们感恩上天赠予的好运,心安理得地对这本二百年前的先贤旧作评头论足吧。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