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
凡是生物就都有两个与生俱来的本能,生存和繁衍。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中做个选择的话,繁衍甚至比生存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雄性螳螂宁愿被雌螳螂吃掉也要进行交配;雌性章鱼会在产卵后自残而死,化为新生代的第一顿饱餐。毕竟生存只是一时,繁衍才是永世。
繁衍如此伟大,它的前奏求偶也变得浪漫起来,甚至有了跨越物种的美感:比如河州上关关而鸣的雎鸠,草丛里微光闪烁的流萤,异性前大开彩屏的孔雀…而人类本身的求偶—爱情,更是所有文化中永恒的主题。
两个人因为爱情而互相吸引,是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悠久的自然规律。因情窦初开而知慕少艾,本就是自然而然的天性,但如此天经地义的生存本能居然也会被污名化,被冠以一个莫名其妙的标签“早恋”,并横遭禁止,简直是不可理喻。
早恋的发明家解释说:少男少女们懵懂无知,还不到谈恋爱的时候,所以称之为“早恋”。既然为时过早,那被禁止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早恋的“早”字其实大可商榷一番。
有些人的早是指少年们在爱情上还是一张白纸,因此而不能接触爱情,这说法显然有些荒谬,因为我们并不曾因为孩子不会走路就就阻止他蹒跚学步,也绝不会因为他不能说话就不许他牙牙作声。若是因为他不懂爱情就禁止他享受爱情,那爱情对他就永远嫌“早”了。
另一些人的早是指少年们尚未长大成人,连在社会上立足都做不到,就不该结为伴侣。把社会意义上的“自立”作为恋爱的入场标准也未免过于严苛。在孩子作为新生儿刚刚落地时,我们并未因为他身无长物而不给他冲粉喂奶;在孩子渐渐长大需要玩耍时我们也并未因为他不事生产就拒绝给他购买玩具;如今孩子又到了新的人生阶段,难道就因为他尚不能自力更生就扼杀他的正常情感需求吗?
更何况在如今的社会,等孩子能从教育中毕业走向社会并真正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时,往往已经是而立之年了。难道只有历尽沧桑才终于有资格品尝爱情的滋味?到那时举目四顾,身边都是都是点头之交的陌生同事,他还真的有机会弥补遗失的青春吗?
又有人认为早恋完全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所以应该禁绝。这些人恐怕反对的不仅仅是早恋,而是恋爱本身了。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消费在欲望上本就是应有之义。吃吃喝喝的时候也没听说这些学究有何见教,怎么一到谈恋爱就变成浪费了呢?
还有一种人就十分可笑了,他就像一个不用也不能再为性而烦恼的太监一样,开始自欺欺人地鼓吹起不谈恋爱的好处了:什么情绪稳定,什么摒除杂念,什么不影响学习…
我不禁想起肉猪养殖有一个步骤就是阉割。阉割的好处和当太监的好处也大差不差:性格温顺,易于饲养,避免意外…但是尽管好处繁多,我依然没见过哪只猪被阉割的时候欣然而往,慨然就劁的,它们无不凄声嘶号,这些刺耳尖叫如果翻译成人类的语言恐怕和那些太监的溢美之词截然不同。
连猪都知道在自己的基本生存权利被剥夺时厉声抗议,某些人却对同样的待遇甘之如饴,可见人类的物种多样性确实是猪所望尘莫及的。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