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教育

前几日有一则新闻十分惨烈:上海一小学生未考到一百分,不堪母亲责骂跳楼自杀;母亲随即情绪失控,同样一跃而下;父亲一瞬之间家庭碎裂,难以自处,也跟着母女俩跳了下去。

我虽尚无子女,但是老婆的产期也越来越近,对各种鸡娃乱像的惊惧越来越深,想象着以后要面对的教育压力也越来越无所适从,这则触目惊心的悲剧让我无言以对,心有戚戚焉。

回想起自己的求学之路,我还是自觉十分幸运的。村小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大多数家长都是务农为生,对教育这种事既无心也无力。相比之下我的家庭中有姥爷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因此我凭借知道负数在同学中独树一帜,可谓小时了了,那时候留下的骄傲和自信余泽至今,让我在这大千世界里衣敝缊袍却立而不耻。

今天的小学生四大名著是必读书目,而我至今没有读过水浒传;小学英语据说必须掌握1400个单词,我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去县城念了半年才第一次学英语,连字母歌最后那两句"xyz,now u see,i can say my abc"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更别说现在的小孩还要学演讲口才,学音乐美术,学篮球街舞……今天的小朋友学习标准超乎想象得高,万幸我早生了几年,不然的话只能当个吊车尾了。

提升素养当然是好事,可代价是什么?小朋友的日程表拥挤得让人窒息,看一眼都觉得喘不过气。我以前帮忙看过一段时间小孩子,主要负责晚上放学把小朋友们从学校里的教室接到学校外的教室来,看着他们写作业直到他们的父母下班来接,从四五点到八九点,这些小孩子就被困在一个屋子,甚至是一张桌子里,不停地写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本。有一天一个小姑娘的妈妈提前来接她,连我都隐隐地为她今天能早点逃出这个没有栅栏的监狱而高兴,结果听到那个妈妈说,今天之所以接得早,是要带她去额外安排的一节钢琴课。满脸疲惫的妈妈接走了满脸麻木的孩子,留下满脸错愕的我,还得继续看着剩下的满脸认命的其他小孩。

动物园有一个术语叫“丰容”,意思是丰富圈养动物的生活环境,比如猴群的假山,狼群的山洞,让动物的天性得以正常表达,不然就会出现刻板行为。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孩童。动物虽然圈养在园中,却终究能在它自己的方寸之地里释放自己,孩子们虽然看起来广阔天地,但是无论是在家在校,都有人规定他的目标,限制他的行动,连有限的自由都是奢望,也难怪孩子们抑郁。

相比之下我小时候那是真正的曳尾于涂,每天呼朋引伴,摔泥玩水,虽然从来没有出过村子,甚至没想过村子外面居然还有世界,但是对一个小孩子而言,这个游乐场已经足够大了,所有的快乐都在这里流通,所有的烦恼都在这里消散,哪怕是刚被家长训斥的一脸阴郁,在阳光下疯跑了一天也就全都抛之脑后了。

孩子没有自由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家长没法给出选择。家长们在艰难冷酷的现实世界勉强站稳了脚跟,可看来看去也没法从自己身周的立锥之地里再给孩子留一块位置,只能急不可耐地把自己安身的本事立命的途径统统教给孩子,他们深知人生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巨大的恐慌中不得不把沉重的负担亲手压在孩子身上。

而另一部分父母,无论是小富即安还是安贫乐道,就算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城市重建,社会重组,人群如水一般流动起来,副作用就是一个孩子大家看的互助社区被彻底打碎。我小的时候在村子里乱逛,从来就没见过生人,不是东家的叔就是西家的姨,饿了不管迈进谁的家里都能要点吃的,家里大人都出门了我就在邻居家玩一天,一群孩子结队作死,全村大人共同看护,那时候大人嘴上的口头禅就是“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大家轮流坐庄,比起天天被捆绑在孩子身边经济得多。

今天的父母在孩子相关的一切上都要亲力亲为,衣食住行自不必说,安全问题更是提心吊胆,最让人心力交瘁的恐怕就是给孩子当玩伴了。大人和孩子的心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强行共同娱乐的结果只有大人厌烦不已,孩子毫不尽兴。最后也不得不送进补习班去,既是为了孩子能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也是为了自己能有喘息之机。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快乐,至少大多数的父母希望如此,但是世情依然艰难。我马上将为人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也只有无奈和悲观。我不想让他从小就被无尽的学习任务打消对世界的好奇心,可如果因此而导致他在这场内卷比赛中输得丧失锐气和自信,又该怎么办呢?毕竟我还没给娘胎里的孩子放过胎教古典乐,他出生时居然从来没听过巴赫和李斯特,可以说是已经落后在起跑线上了。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