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微观经济学原理

前言

  •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作者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基本概念

  • 经济学/稀缺/效率/平等/机会成本/理性人/边际变动/激励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 科学方法: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
  • 假设的作用
  • 经济模型
    • 循环流量图
      • 家庭/企业/生产要素/物品与服务
    • 生产可能性边界
  • 微观经济学
    • 是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的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 实证表述/规范表述
  •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 科学判断不同/价值观不同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 专业化与贸易
  • 比较优势原理
    •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机会成本/贸易的价格
  • 比较优势的运用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 市场的含义
  • 市场类型
    •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 需求
    • 需求量/需求定理/需求的表示/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 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爱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 供给
    • 供给量/供给定理/供给的表示/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 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 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着的数量
  • 均衡
    •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供求定理
  •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 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2. 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3. 用供求图来比较原来的均衡与新均衡,以表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 供给变动/需求变动/供给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 曲线移动时的变动
    供给不变供给增加供给减少
    需求不变价格相同,数量相同价格下降,数量上升价格上升,数量下降
    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数量上升价格未知,数量上升价格上升,数量未知
    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数量下降价格下降,数量未知价格未知,数量减少
  • 价格对资源的配置

弹性及其应用

  • 需求弹性
    • 需求价格弹性
      •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 必需品与奢侈品
        • 市场的定义
        • 时间范围
      • 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 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 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总收益和价格同方向变动
      • 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总收益和价格反方向变动
      • 需求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时,总收益是固定的,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 需求收入弹性
    •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 供给弹性
    • 供给价格弹性
      • 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 商品生产的灵活性
        • 所考虑的时间长短
      • 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价格弹性越大
      • 供给曲线越陡峭,供给价格弹性越小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 价格控制
    • 价格上限
      • 非限制性/造成短缺
    • 价格下限
      • 非限制性/出现剩余
    • 经济学家总是反对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 税收
    •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
    • 买者与卖着分摊了税收负担
    • 弹性与税收归宿
      • 税收负担更多地由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承担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 消费者剩余
    • 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
    •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的变动
    •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内容
  • 生产者剩余
    • 销售意愿与生产者剩余
    • 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 生产者剩余的变动
  • 市场效率
    • 效率/总剩余
  • 市场均衡
    •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 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 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量
  •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 不是完全竞争
    • 外部性

赋税的代价

  • 无谓损失
  • 税收的影响
    • 税收使买者与卖着的福利减少了,造成了无谓损失
  • 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越大
  • 税收变动时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
    •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无谓损失增加也越多
    • 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然后减少
  • 拉弗曲线
  • 税收以两种方式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损失
    • 资源从买者和卖者转向政府
    • 税收扭曲了激励

国际贸易

  • 世界价格
    • 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有比较优势,出口
    • 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无比较优势,进口
  • 出口国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差,总剩余增加
  • 进口国生产者状况变差,消费者状况变好,总剩余增加
  • 关税提高了国内价格,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差,产生关税的无谓损失
  • 国际贸易的其他好处
    • 增加物品多样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加强思想交流
  • 限制贸易的观点
    • 工作岗位论/国家安全论/幼稚产业论/不公平竞争论/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外部性

  • 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 外部性内在化
  •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 税收激励工厂开发更环保的技术
    •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 私人解决方法
    • 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 慈善行为
    • 通过企业合并内部化
    • 通过签订合约解决问题
  • 科斯定理
    • 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 因为交易成本问题,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 排他性/竞争性
  • 私人物品/公共资源/公共物品/自然垄断
  • 公共物品
    • 搭便车者问题
    • 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
    • 成本-收益分析
  • 公共资源
    • 公地悲剧
    • 社会激励与私人激励不同
    • 解决措施
      • 管制/通过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拍卖数量有限的许可证/界定产权
    • 清新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野生动物/海洋
  •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没有确定的产权,政府可以潜在地解决问题

税收和效率

  • 管理负担
  •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 决定所得税无谓损失的是边际税率
  • 定额税
    • 有效率,不公平
  • 受益原则
    • 人们应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
    • 汽油税/富人多纳税
  • 支付能力原则
    • 纵向平等:支付能力强的人多纳税
    • 横向平等:支付能力相似的人纳相似的税
  •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 承受税收负担的人并不总是从政府收到税单的人

生产成本

  • 总收益/总成本/利润
  •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已投资于企业的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一项重要的隐性成本
  •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 生产函数
  • 边际产量
    • 边际产量递减
  • 总成本曲线
  •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 成本曲线
    • 固定成本:水平线
    • 可变成本:先斜率递减,再斜率递增
    • 总成本:与可变成本斜率相同,高出固定成本的距离
    • 平均固定成本:双曲线
    • 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先降后升的U形
  • 成本曲线的三个特征
    •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上升
    •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 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不同于其短期成本曲线
  •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不变
    • 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水平高
    • 规模不经济是因为大型组织固有的协调问题
  • 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通常是U形的原因
    • 在生产水平低时,企业从扩大规模中利用更大的专业化获益
    • 在生产水平高时,随着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协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 竞争市场
    •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 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 竞争企业的收益
    •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叠的
    • 总收益曲线是原点出发的上升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