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短篇小说集》读后记
说是“读后记”,其实并没有读完。
我一直以为想做翻译至少要精通两种语言:比如想翻译卡夫卡,首先自然要会德语,而另一方面还得掌握目标语言,就是你想翻译成英语,你就也得懂英语;你想翻译成中文,那你还得懂中文。
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写完都觉得自己真是罗里吧嗦,一个人如果连这种事都搞不清楚还能做翻译?
事实证明,能的。不仅能做翻译,甚至还能出书—我手上这本就是。
我连德语有几个字母都不知道,但是拜读了这位大翻译家的作品后,我好像对德语已经有了些初步的印象。要不然的话,那些嵌套穿插的从句、繁杂冗长的修饰语,究竟师从哪一种语言?又可能为了让文字本身也能展现出卡夫卡的荒诞特质,大师其实是故意为之?无论如何,从这些直接而生硬的译文里面,我确实只能看到一堆胡乱堆砌起来的词语短句。
不过也无需太过苛责,现代社会讲究人尽其才,我给这位大翻译家推荐一个好去处:翻译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这样一来“直接”就变成了准确,“生硬”也变成了严谨,缺点一下子就全都化为了优势。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说明书全都没人看。让我们的大翻译家把热情消耗在这些“必要的冗余”上,既不会伤害他的积极性,又能避免读者被狗屁不通的文字困扰,实在是两全其美的绝妙安排。
2025-09-18